8月18日,八月末的暑氣尚未散去,當學生們仍在享受最后的閑暇時光時,商洛市小學副校長曹新洛的身影已如期出現(xiàn)在校園,對此他早已習以為常。
對他來說,暑假從來不是徹底的休息,今年他真正的暑假不到半個月,去年更是只有3天。“即使放假了,和學生的交流聯(lián)系也不能少。”他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更是實實在在地做在了日常。不需要特意預約,也不用打電話確認,只要你在門衛(wèi)室問一句“曹校長在嗎”,值班人員便會篤定道:“曹校長就在辦公室呢。”一路走去,所遇之人都如此回復。
穿過安靜的走廊,推開他辦公室的門,一眼便能看到那張堆滿材料的辦公桌——教案、教材、文件交錯疊放,看似隨意,卻又自有章法。一袋未拆封的面包擱在桌角,像是隨時準備湊合一頓的“備選項”。那一刻,無需多言,一個教育工作者的日常,早已被這些東西靜靜道盡:忙碌,卻始終心系職責。
新火傳薪——三尺講臺的深耕者
自1986年站上講臺的那一刻起,曹新洛便將教育視為一生的事業(yè)。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默默耕耘;不求轟轟烈烈,唯信持之以恒。一方講臺、三寸粉筆,三十九載春秋更迭,他以最樸素的堅守,詮釋了“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情懷。
在那個教學資源尚顯匱乏的年代,沒有現(xiàn)成的優(yōu)質教案,也沒有微課和多媒體輔助,曹新洛憑借一腔熱忱和扎實的專業(yè)功底,一步步探索教學方法、積累教學經驗。他從手寫教案開始,自行編撰輔導材料,不斷總結提煉教學心得,逐漸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體系。
如今,他已有40余篇(件)教學案例、微課、論文等在各級教育教學成果評選中獲獎,編寫的《好習慣伴我快樂成長》《詩詞經典》《蒙學經典》等十多種校本教材資料,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撐。這些成果不僅是他個人教育智慧的集中體現(xiàn),更成為許多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中的重要參考。從“一支粉筆一本書”到多元現(xiàn)代化的教學方式,曹新洛始終走在教育發(fā)展的前沿,用持續(xù)的學習力和創(chuàng)新力,見證并推動了基礎教育數(shù)十年的變遷與進步。
潤物無聲——校園生態(tài)的筑造者
在教育這片土壤的深處,總有一批人,不僅自己發(fā)光,更致力于點燃他人的光。曹新洛正是如此,作為學校的教學副校長和省級教學能手,他始終堅信,真正的教育成就不僅體現(xiàn)在個人的課堂,更延續(xù)在更多教師的成長之中。截至目前,已有二十多位教師在他指導下獲得市級以上教學競賽獎項。尤其是像陳永、張妮等一批青年教師,已逐步從參賽者蛻變?yōu)閰^(qū)域教學骨干,獲評省、市級學科帶頭人和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逐步形成“一盞燈點亮更多燈”的良好教育生態(tài)。
而他目光所及,從不限于一所學校。曹新洛始終關注教育資源薄弱地區(qū)的發(fā)展。他多次組織并參與送教下鄉(xiāng)、結對幫扶等公益活動,將優(yōu)質課堂帶到鄉(xiāng)村,把專業(yè)的教學理念和溫暖的關懷送進每一個需要的角落。近年來,他帶領團隊持續(xù)對接牧戶關鎮(zhèn)街道小學、洛南縣麻坪鎮(zhèn)農興小學等,每月定期開展教育扶貧、送教下鄉(xiāng)、結對幫扶等活動。
他倡導的送教,絕不是“一次性”的表演,而是真正“按需定制、注重實效”的深度幫扶。每一次送教,都經過前期調研和針對性設計。他的團隊不僅親自示范教學,更堅持走進當?shù)亟處煹恼n堂,認真聽課、細致評課,并基于對方的教學特點和真實困境,提出可操作的建議。這種“示范—觀摩—研討—反饋”的閉環(huán)模式,真正實現(xiàn)了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的轉變。
種子在泥土中安靜發(fā)芽,教育在守望中生生不息。曹新洛用他的腳步和堅持,讓優(yōu)質教育的種子,在更廣闊的土地上,靜默而堅定地扎根、生長。
同心育林——民主黨派的教育使者
2017年8月,曹新洛成為中國民主促進會的一員。那時,民進商洛市委會尚在籌建之中,正廣泛吸納有志之士、擴大組織力量,他就是因此被邀請加入了民進。自此,他便深度參與了市委會從萌芽初生到發(fā)展壯大的全過程,既是見證者,更是建設者。
多年來,曹新洛始終將教育工作者與民主黨派成員的雙重身份有機融合,積極投身參政議政與社會服務。他基于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撰寫了《關于維護教師教育懲戒權的建議》為題的社情民意信息,精準剖析當前教育懲戒實施中的現(xiàn)實困境,提出系統(tǒng)可行的解決方案。該建議因具有較強的現(xiàn)實針對性和政策參考價值,被省政協(xié)、民進省委會分別采用。
曹新洛始終堅持發(fā)揮自身履職能力,自擔任民進商洛市小學支部主委以來,更是將支部會員的隊伍建設和綜合素質提升作為重點工作持續(xù)推進。目前他指導一位支部會員完成一篇社情民意信息的初稿,正在精心修改完善。他始終強調民進會員應當成為教學示范和師德引領的標桿,積極鼓勵會員參與各類培訓、外出學習、教學能手評選及送教下鄉(xiāng)等活動。正如他所說:“既然選擇了這個崗位,就要付出。作為民進會員,就要發(fā)揮出示范引領作用。”在他的帶動下,支部會員不斷強化專業(yè)素養(yǎng)和履職能力,基層組織的活力與凝聚力持續(xù)增強。
盡管取得了諸多成績,曹新洛卻謙遜地認為自己的經歷簡單而平凡,只是始終秉持了“做不好,也不能做差”的信念,腳踏實地,默默前行而已。這份樸素而堅定的責任感,恰是他多年來持續(xù)深耕教育、投身黨派事業(yè)最真實的注腳。(通訊員 劉雯雯)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