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老年大學已成為許多老年人的“第二課堂”。在這里,老年人實現(xiàn)了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開啟了別樣精彩的“銀發(fā)人生”。
走進定邊縣老年大學,老年朋友們熱情洋溢、能量滿滿。剪紙學習班上,學員們手拿剪刀,神情認真,雙手在紅紙上靈活地左右翻飛,細致剪裁。在老師的指導下,第一天來上課的劉燕很快便上手了。“今天是我第一天來老年大學上剪紙課,授課老師是非遺傳承人孫老師,講得很專業(yè),今天學得很順利,我想把我小時候的愛好撿起來,再堅持下去”。
和劉燕初次上學不同的是,65歲的劉永昌又一次快樂“入學”了。在課程選擇上,劉永昌今年一口氣選了葫蘆絲、朗誦、電子琴三門課程,每周固定時間到老年大學學習,已經(jīng)成為他的生活習慣,這些課程都是他的“精神食糧”。
劉永昌說,他原來比較內向,通過在老年大學的學習,覺得自己活得有滋有味,慢慢變得活躍了,喜歡去外邊接觸人。“雖然銀發(fā)滿頭,但是通過老年大學的學習,對我的生活質量有很大的提高,通過學習既能使身體更加健康,又讓精神有了依托”。
為滿足更多老年人的學習愿望,讓更多的老年人學有所樂,定邊縣老年大學不斷優(yōu)化課程設置,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將各專業(yè)的教學班進行合理層級劃分,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習需求,邀請專業(yè)的老師為老年人授課,讓專業(yè)課程設置逐漸由娛樂型向賦能型轉變。
據(jù)縣老年大學校長柳俊仕介紹,該校現(xiàn)在開設五大類課程,舞蹈類有舞蹈、形體,體育類有瑜伽、太極,器樂類有二胡、電子琴、電吹管、葫蘆絲,還有聲樂、秦腔,書畫類有繪畫、書法、剪紙,共19個專業(yè),66個教學班,目前在校學員有2200人次,專業(yè)教師35名,全部免費為學員提供服務。
現(xiàn)在,越來越多貼合老年群體開設的課程,吸引了像艾曉英這樣的“資深舞者”。她告訴記者,年輕的時候她就喜歡旗袍,但因為種種原因沒能系統(tǒng)學習。如今老年大學新增設了旗袍形體班,她不僅圓了自己的旗袍夢,還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老年大學給我們中老年朋友提供了很好的平臺,讓大家自娛自樂,有一種開心快樂,充滿活力的感覺”。
在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縣老年大學還為學員們提供了發(fā)揮余熱、服務社會的平臺。今年65歲的縣級剪紙傳承人孫愛琴不僅給平均年齡超過55歲的學生授課,還到各個小學為小學生們進行剪紙技藝的教授,把剪紙技藝傳遞給更多的人。孫愛琴說,既然受聘于老年大學,就要把剪紙手藝傳承下去,把老年群體都集合起來,剪出我們老年群體下半輩子的精彩生活。
除了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專業(yè)過硬的師資隊伍、形式多樣的課堂教學、規(guī)范有序的管理,縣老年大學還積極開展志愿者送文藝、送文化、送健康活動,讓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老有所為。
柳俊仕校長告訴記者,他們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教學,利用舉辦畢業(yè)晚會、畢業(yè)季活動以及世界讀書日、重陽節(jié)等活動,拓展第二、第三課堂,讓學員學到的知識能得到充分展示。
老年大學課堂上的一筆一畫、一舉一動、一招一式中,都彰顯著新時代老年人的“范兒”。在這里,老年人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著對生活的熱愛,書寫著屬于他們的精彩人生,點亮他們的“銀發(fā)人生”。(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盧云云 康孝桃)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