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建華
在新時代背景下,做好社情民意工作至關重要。而要推動社情民意工作的深入開展,關鍵在于“走出去”。這不僅是工作方法的創(chuàng)新,更是對黨的群眾路線的深刻詮釋。
一、要主動“走進基層”。基層是社情民意的源頭活水,只有深入基層,才能直觀地感受到群眾的所思所愿。黨員干部要主動放下身段,深入農村、社區(qū)、企業(yè)等基層單位,與群眾面對面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困難和對黨委政府工作的意見建議。要通過實地考察、訪談調研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資料,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jù)。
二、要“走入群眾”。群眾是社情民意的主體,他們的感受和聲音最真實、最直接。要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如召開座談會、開展問卷調查、進行個別訪談等,讓群眾有機會表達訴求和期望。特別是要關注弱勢群體,確保他們的聲音能夠被聽到。同時,還要善于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拓寬民意表達的渠道,使社情民意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三、要“與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結合,與社會關心的熱點相結合”。這意味著,在開展社情民意工作時,要緊密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確保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例如,在制定相關政策時,要充分考慮基層和群眾的意見建議,確保政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四、要推動社情民意工作“走深、走實”。這不僅是工作要求,更是政治責任。要建立健全社情民意工作機制,將“走出去”的工作方法常態(tài)化、制度化。同時,要強化責任意識,確保社情民意工作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對于收集到的意見建議,要認真分析研究,及時回應群眾關切,將民意轉化為改進工作的動力和成效。
總之,做好社情民意工作要“走出去”。這是新時代對黨員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在新時期的具體體現(xiàn)。只有深入基層、了解群眾,才能真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群眾謀福祉。
(作者系清澗縣政協(xié)主席)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