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省政協(xié)副主席劉寬忍帶領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部分委員、專家學者,赴寶雞市眉縣橫渠書院,就張載關學及其對中華文化的影響專題開展調研。
張載是我國北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曾長期在眉縣橫渠生活,人稱“橫渠先生”,其創(chuàng)立的關學不僅是中國儒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對今天我們堅定文化自信、塑造民族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眉縣在深挖張載勤政廉政事跡基礎上,將張載祠建為勤政廉政教育基地,傳承和發(fā)揚崇德向善的優(yōu)良家風,不斷增強黨員干部廉政從政意識,教化民風,澤被后世。
劉寬忍指出,張載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學習后讓人受益匪淺。張載文化的傳承對弘揚傳統(tǒng)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義,要深度研究、挖掘和運用好這一文化寶藏。他要求,要發(fā)揚好張載和關學文化,一定要做好定位,著重突出其對政治、思想和后世教化的貢獻,通過省市縣共同努力把張載和關學文化傳播出去,發(fā)揚光大,讓世界各國人民領略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提升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為推動文化陜西建設作出更大貢獻。(記者 原登榮 實習記者 孫高菊)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