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无码视频免费看_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看国语版_A人片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脫貧攻堅整體性治理的“陜西樣本”

2019-01-10 08:32:03  來源:各界導報-各界新聞網  


[摘要]2016年以來,陜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求真務實,為減貧事業(yè)貢獻了“陜西力量”。...

  ——訪減貧研究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何得桂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何得桂(右二)與農民深度訪談

  □王欣

  2016年以來,陜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求真務實,為減貧事業(yè)貢獻了“陜西力量”。這被長期從事減貧與發(fā)展研究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公共管理系主任何得桂評價為:整體性治理,減貧的典范。近年來,何得桂曾領銜撰寫了《加強深度貧困地區(qū)健康扶貧的若干建議》《積極探索脫貧攻堅的有效實現方式》等一系列研究報告,得到中央領導同志和省委領導同志的重要批示,推動有關公共政策的出臺和完善,不少成果還被政府部門在扶貧工作中采納應用,產生了較為明顯的效益。日前,記者就此采訪了何得桂。

  記者:您長期從事涉農公共政策研究,也是較早進入脫貧攻堅領域的學者之一,請問您怎么評價陜西脫貧攻堅工作?

  何得桂:2008年我從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碩士畢業(yè)后主要從事山區(qū)發(fā)展與基層治理研究,之后又師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黨國英研究員攻讀博士學位。2011年5月陜西啟動實施陜南地區(qū)移民搬遷工程,引起了我極大的研究興趣并持續(xù)至今;后來根據需要,我的團隊對健康扶貧、產業(yè)扶貧、兜底保障等也給予關注和研究。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以來,陜西政治站位持續(xù)提高,政策舉措有序推進,基礎管理全面提升,脫貧攻堅已取得了重大決定性成就。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全面落實,貧困人口規(guī)模逐年減少;深度貧困縣、貧困村和特殊貧困群體的致貧難題加速破解;找準了發(fā)展路子,貧困群體增收取得了實實在在效果,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雖然目前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新情況、新問題,但只要繼續(xù)攻堅克難,著力提高脫貧質量,陜西完全可以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記者:請問什么是“整體性治理”?其顯著特點是什么?

  何得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國家治理能力達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同時也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內容。治理能夠為脫貧攻堅提供組織載體、制度規(guī)范和持久保障。受到主客觀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脫貧攻堅在實踐中仍然存在貧困對象的公共參與性不足、基層扶貧隊伍組織弱化、扶貧主體協同性欠缺、扶貧資源配置的分散化或碎片化等治理問題,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現了頻繁填表報數等形式主義問題。整體性治理是超越分散化、碎片化治理及形式主義的一種有效方式。它強調協調與整合為基礎的政府整體運作,并力爭在價值層面恢復和重建民眾在治理中的主體地位。蘊含在整體性治理中的思想和理論,是破解農村貧困治理中的碎片化、分散化困境及形式主義問題的一把“鑰匙”。

  記者:陜西脫貧攻堅是如何體現“整體性治理”的?為什么說是減貧的典范?

  何得桂:脫貧攻堅不僅僅是解決農村貧困群體“兩不愁三保障”的問題,還是一個鄉(xiāng)村社會綜合治理問題。應對和化解貧困治理過程中的碎片化、分散化困境及各種形式主義問題,不能簡單地采取“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的線性策略,而要基于公共治理的視角,從系統性、科學性及宏觀性的思維分析框架中探尋解決之道。陜西善用治理、巧用治理、活用治理,把治理理念、原則和方法貫穿于脫貧攻堅全過程。既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也堅持精準工作法,下足繡花功夫;既注重統籌信息化、城鎮(zhèn)化、農業(yè)現代化,也充分發(fā)揮政府主導和市場機制作用,穩(wěn)步提高貧困人口增收脫貧能力。脫貧攻堅不僅要依靠國家力量、行政力量和外部投入,更重要的是踐行治理理念,要以整體性治理為核心來有效推進。陜西采取有效措施以脫貧領域統攬經濟社會發(fā)展全局,堅持綠色協調可持續(xù)發(fā)展,注重脫貧攻堅的改革創(chuàng)新,資金籌措、資源整合、利益聯結、監(jiān)督考評等機制較為健全,形成了有利于發(fā)揮優(yōu)勢、全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開發(fā)格局。從全國來看,陜西的健康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扶貧干部培訓等工作形成了“品牌”,受到充分肯定??傊?,陜西把治理作為脫貧攻堅的基礎、杠桿和主要手段,將多元、參與、互動的治理特點融入到脫貧攻堅的方方面面中去,有效激發(fā)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活力,形成了最大的減貧合力,確保了“脫真貧、真脫貧”。

  記者:您的多項研究成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科學決策提供了高質量的智力支持,也走過了陜西的山山水水,可否分享一下您所觀察到基層改革創(chuàng)新的好做法?

  何得桂:我和我的團隊一直秉持“頂天立地”的學術方針,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地方經驗的提升和推廣。至少有4個地方值得關注。健康扶貧的“漢中模式”、“鎮(zhèn)巴經驗”令我印象深刻,特別是作為深度貧困縣的鎮(zhèn)巴縣堅持“減少因病致貧存量、控制因病致貧增量”,探索出精準識別“四步篩查”工作方法,創(chuàng)新打造“2+2+1”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模式,構建“互聯網+健康扶貧”格局,健全“一二五”健康扶貧保障機制,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少生病。”

  安康市石泉縣在脫貧攻堅中實施“能人興村”戰(zhàn)略,著力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與中央精神高度契合。通過積極探索“能人興村”有效實現方式,基層黨建得以強化、脫貧產業(yè)得以孵化、脫貧動力得以活化、本土人才得以優(yōu)化,實現了“有鳳來儀”,短期助力脫貧攻堅之戰(zhàn),長期筑牢鄉(xiāng)村振興之基。

  寶雞市千陽縣面對幫扶資源的供給與需求如何精準對接,扶貧資金的管理與使用如何精準高效,脫貧績效的考核與評價如何精準評議,脫貧攻堅的進展與退出如何精準呈現等四大難題,創(chuàng)造性推行“扶貧項目超市”,實現了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措施到戶、脫貧成效的精準,提升了脫貧質量。

  商洛市鎮(zhèn)安縣面對發(fā)展能力不足的貧困戶,依靠家庭農場、龍頭企業(yè)、專業(yè)大戶等進行帶動,貧困戶和“帶動主體”之間通過聯業(yè)、聯產、聯股、聯營等方式結成利益共同體,實現“大戶帶小戶”及“致富一戶,帶動一片”的聯動發(fā)展,形成了備受關注的“三帶四聯”模式,實現貧困戶的脫貧致富。

編輯: 陳晶

相關熱詞: 脫貧攻堅 貧困 地區(qū)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