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无码视频免费看_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看国语版_A人片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團”聚青年,助力脫貧——共青團府谷縣委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2019-12-15 18:52:13  來源:各界新聞網(wǎng)  


[摘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激發(fā)內生動力,培育健康向上新青年是共青團開展社會扶貧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共青團府谷縣委緊緊圍...

  各界新聞網(wǎng)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激發(fā)內生動力,培育健康向上新青年是共青團開展社會扶貧的重要舉措。今年以來,共青團府谷縣委緊緊圍繞全縣脫貧攻堅大局,引領凝聚青年參與扶貧,組織動員青年投入扶貧,以激發(fā)貧困青少年內生動力為主,激勵帶動廣大青少年開展了“勵志青春 筑夢未來”主題系列活動,其中包括送教下鄉(xiāng)、暑期支教、成長防護、勵志教育等具體活動,助力脫貧攻堅。

  榜樣的影響最有說服力

  脫貧攻堅是今年頭號工程,青年責任在肩。為形成良好的社會帶動效應,團縣委在全縣范圍內表彰了脫貧攻堅領域15名優(yōu)秀青年。選樹典型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起點,典型就要有典型的樣子。團縣委發(fā)動受表彰青年回饋社會,助力脫貧再出發(fā)。

  “我就是從這個學校走出來的,父母也是農民,從上大學、考研、找工作,再到創(chuàng)業(yè),都是靠自己咬著牙,一步步奮斗到現(xiàn)在的,你們只要肯奮斗,將來一定比我好……”

  “府谷縣十大杰出青年”獲得者王旭東在母校木瓜中學作了“奮斗的青春最美麗”青春故事分享會,分享了成長路上的奮斗歷程,并承諾“只要你們考入府中,我個人獎勵1000元……”

  一年來,共青團府谷縣委累計開展了10余期青春故事分享會,用身邊榜樣的力量去感染一批批青少年,在他們心中種下奮斗的種子。

  志愿者的力量聚流成河

  青年志愿者,是團縣委號召參與社會扶貧的中堅力量。截至目前,已發(fā)動包括在校大學生、專家學者、黨員領導干部、企業(yè)家及廣大團員青年在內的1000多名青年志愿者,參與到了“勵志青春 筑夢未來”系列活動。

  “這是一個小小的橡皮泥,你能把它捏成你想要的形狀,只要我們敢想象、敢創(chuàng)造,我們也能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的樣子。”美術老師郝建寬在送教下鄉(xiāng)的美術體驗課《童趣》中,用美育理念啟發(fā)著學生。點燃一個夢想,啟發(fā)一個孩子看到希望,激發(fā)他的潛能,就是社會扶貧的內涵之一。

  今年,團縣委聯(lián)合愛在人間志愿者協(xié)會等在全縣范圍內4所偏遠農村學校、新府山等郊區(qū)開展了暑期支教活動,期間累計捐贈出500多本圖書,幫助100多名留守兒童點亮了“微心愿”。

  社會扶貧就是要扶到實處

  社會扶貧不能是花架子,還得落到實處。如何幫助貧困青少年解決實際困難,樹立堅強信念,是開展社會扶貧、激發(fā)內生動力的重點。年初,團縣委開展了大學新生座談會,關注關懷貧困學子的學習生活;3月份,聯(lián)合人社局等多家單位舉辦了“府谷縣2019年春風行動暨脫貧攻堅公益招聘會”,為貧困青年提供就業(yè)崗位;在“學雷鋒月”,發(fā)動各級團組織累計開展了100多次弱勢兒童關愛行動;6月份,舉辦了“大學專業(yè)信息咨詢公益活動”,幫助50余名貧困學子解答大學及專業(yè)選擇方面的困惑。

  關懷的觸角要有溫度

  畢業(yè)季是高考學子問題多發(fā)之秋,存在一些“成長陷阱”。多名中學老師說,貧困戶的孩子上了大學后缺乏更多的社會支持,開展學前指導很有必要??墒?,不能給貧困戶子女貼上一個“貧困”的標簽,而應該把他們放到普遍共性中去關懷。

  8月17日,團縣委邀請縣公安局、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相關專家學者組成授課組,以貧困學子為關懷重點,給全縣1000多名高中畢業(yè)生上了大學入學前第一課。授課老師們從預防經(jīng)濟貸、大學校園貸款詐騙、毒品鑒別與預防、預防艾滋病等方面進行知識普及與提醒教育,引導廣大學子拒絕不良誘惑,學會保護自己,適應新環(huán)境。

  “我以為上了大學就自由自在了,原來大學里也存在一些陷阱和風險,我們必須學會自我防護……”一名學生課后說道。

  由于思路創(chuàng)新有口碑,工作務實不走樣,團縣委的社會扶貧工作受到好評,被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評為2019年度助力脫貧攻堅先進單位。下一步,團縣委計劃進一步動員青年參與社會扶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激發(fā)內生動力上繼續(xù)下功夫,在社會扶貧上繼續(xù)揮灑青春汗水。(通訊員 王偉)

編輯: 高三寶

相關熱詞: 府谷 共青團 脫貧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wǎng)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wǎng)所有,任未經(jīng)本網(wǎng)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wǎng)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