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科平
夏天的村莊,像一樹梧桐葉子,懸浮于一片岑寂中,耐心地等待清麗嘹亮的鳥鳴。
天氣漸漸潮熱起來,兒時記憶中,村莊仿佛一艘大船,漂浮在綠樹的海洋里,到處是高大蔥蘢的槐樹、楊樹、柿子樹。記得上小學時的麥收季節,學校會放一個星期的“忙假”,讓學生支援“三夏”,以生產小隊為單位,由老師組織起來到割完麥子的地里拾麥穗。這個時候,娘總要拿頂草帽,戴在我頭上。
夏日田野風光美。不知名的野花裊裊娜娜盛開,菜粉蝶、黑蝴蝶飛來飛去,舞姿翩翩,間或撲扇著翅膀停在一朵花上小憩。感受最深的卻是炎熱難耐,火辣辣的太陽曬得人不住地流汗。小心翼翼游走,螞蚱、蛐蛐四處逃散,鋒利的麥茬能刺破鞋子傷到腳。眼睛掃視前方,發現麥穗就彎腰抓起放進籃子。
那個年代,田間地頭的農活,基本靠人的雙手完成。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烈日酷暑,家鄉人就用草帽遮陽擋雨。勞動累了,找個樹蔭,摘下草帽往屁股下一墊,坐在邊緣休息,不會弄臟褲子。也可躺下,把草帽扣在臉上,防止蚊蟲叮咬。如果天氣悶熱,將草帽一邊卷起攥在手里,可以扇風解熱。忙完時摘些豆角、青菜、野菜,拔些喂豬的青草,就放在草帽里捎回家。
用麥秸編織的草帽,起初淡黃色,散發著麥秸的清香。在頻繁的使用中,很快變得破爛不堪,加上汗水、雨水浸泡,汗味濃厚,污漬斑斑,顏色發黑,鄉親們卻舍不得丟掉。大家都不在意草帽有多破、有多舊,樣式好不好看,在泥里土里刨食,能舒服一點就滿足了。
麥穗拾得差不多了,老師讓我們在地頭集合。這個時候,也顧不上腰酸背痛和疲憊,趕緊喝幾口隨身帶的用糖精兌的涼水,脫下布鞋,倒出里面不小心灌進去的土塊、麥粒,再輕輕撫摸一下不知何時讓麥茬扎破的腳丫,提上竹籃,排隊回村。
辛苦的勞動,換來竹籃里沉甸甸的麥穗。抬頭遠看,林樹凝綠、遠山迷蒙,逶迤、深沉宛如細浪。大片麥地條縷清晰、明暗有序,整齊的麥茬氣勢磅礴,顯示出寬廣、空曠和蒼茫的畫面。
所有的麥穗會在打麥場集中,曝曬、碾打,在風的起落回旋中麥粒撒歡兒奔向空中,麥粒、麥殼漫天飛舞,麥粒與雜物分開,又滾珠落玉般掉到地上。麥粒慢慢變成黃燦燦的麥粒山,金光閃閃的麥粒黃中泛紅,矗立在麥場中央,鮮亮著人們的眼。從此,陽光恰暖,歲月靜好。
節令漸漸探入夏季深處。晨起,人們戴上草帽,走向田間耕種、鋤草、勞作。傍晚,夕陽西下,炊煙裊裊,人們戴著草帽走在鄉間小路上,還有草帽下少年露出稚嫩的小臉,趕著羊,口哨聲聲。舉目望去,綠色莊稼與圓圓的草帽融成一幅畫,草帽似野花一樣,搖曳擺蕩,是那樣鮮活而生動……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