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无码视频免费看_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看国语版_A人片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山東隊創(chuàng)亞洲紀錄!男子接力跑出“中國速度”

2021-09-24 11:00:59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9月23日晚,由“亞洲飛人”蘇炳添、全運會男子200米新科冠軍湯星強、4名東京奧運會男子短跑選手等中國優(yōu)秀運動員參加的十四運會田徑項目男子4×200米接力決賽,跑出了“中國速度”,取得前5名的隊伍,成績均超亞洲紀錄。...

185587f8-6675-4658-a9d1-0c1fd183fac7.jpg.1

  9月23日晚,十四運會男子4×200米接力決賽舉行。圖為選手們全力沖刺。 三秦都市報記者 馬昭攝

baec90eb-5c2a-4dbf-aeda-429ea957375a.jpg.1

  9月23日晚,十四運會男子4×200米接力決賽舉行,山東隊爆冷擊敗蘇炳添和湯星強等國手奪冠。圖為山東隊慶祝奪金。三秦都市報記者 馬昭攝

b03cfe23-3b49-4db0-9c12-7b8717ad9034.jpg.1

  9月23日晚,十四運會男子4×200米接力決賽在西安奧體中心舉行,廣東隊選手蘇炳添在比賽中。 三秦都市報記者 馬昭攝

  9月23日晚,由“亞洲飛人”蘇炳添、全運會男子200米新科冠軍湯星強、4名東京奧運會男子短跑選手等中國優(yōu)秀運動員參加的十四運會田徑項目男子4×200米接力決賽,跑出了“中國速度”,取得前5名的隊伍,成績均超亞洲紀錄。而冠亞軍之間的成績僅差千分之一秒。以這千分之一秒的優(yōu)勢,山東隊戰(zhàn)勝了蘇炳添領銜的廣東隊,斬獲這枚“成色十足”的金牌。

  勝負只在千分之一秒

  田徑項目男子4×200米接力是首次進入全運會。9月21日上午的預賽中,福建隊以1分21秒54的成績創(chuàng)出新的亞洲紀錄。此前該項目的亞洲紀錄是由山東隊在2021全國田徑錦標賽暨全運會資格賽上跑出的1分21秒66。

  決賽中,廣東隊的交接棒順序依次為蘇炳添、張瑞軒、莫有雪、嚴海濱。比賽開始后,在蘇炳添的帶動下,廣東隊展現出強大實力,在最后一百米之前,他們在彎道技術、直線加速、交接棒配合上均堪稱完美。福建隊由于在交接棒中出現失誤,浪費不少時間,提前退出金牌爭奪。

  最后一個彎道進直道時,廣東隊第4棒選手嚴海濱尚處于領先位置,但在最后10米,他沖刺速度明顯減慢,被山東隊喬臻逐漸趕上。最終,嚴海濱與喬臻幾乎同時抵達終點。經過電子裁判員的精確計算,山東隊以1分20秒822的成績摘得金牌,領先廣東隊千分之一秒。

  “很久沒有參加200米的比賽,大家都盡了全力,廣東隊整體表現很好。”賽后蘇炳添說。隊友嚴海濱則將責任攬在自己身上:“我在最后時刻掉以輕心,沒有很好地壓線,而且出現了體力不足。接下來,我要做出改變。”

  山東隊的4名選手王勝杰、解玉強、張耀榮、喬臻用實際行動證明,田徑的接力項目不是4個人能力的簡單疊加,需要通過熟練的配合才能發(fā)揮出“1+1>2”的效果。“平時訓練和生活中,我們4人除了睡覺之外,其他時間都在一起,無時無刻不在交流。”喬臻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決賽成績排前5名的山東隊、廣東隊、四川隊、江蘇隊、福建隊均超亞洲紀錄。

  “以接力促單項”成果斐然

  張培萌、蘇炳添、謝震業(yè)、莫有雪、吳智強、嚴海濱、湯星強……過去十余年,中國短跑項目不斷涌現出實力強勁的優(yōu)秀選手并非偶然,一切都得益于中國田徑隊實行的“以接力促單項”戰(zhàn)略。

  “僅發(fā)展單項,以我們的基礎,會失去許多參與高水平比賽的機會。接力可組隊,以團隊的力量爭取參與世界第一層次的競爭。”中國田徑名宿余維立曾這樣闡釋“以接力促單項”。

  事實證明,從一連串國內短跑名將的名單就能看出,中國田徑隊這一策略取得斐然成果。本屆全運會前,蘇炳添打破男子100米亞洲紀錄、謝震業(yè)保持男子200米亞洲紀錄,中國隊也曾獲得過田徑世錦賽男子4×100米接力銀牌。

  本屆全運會上,蘇炳添以9秒95的成績大幅度提升全運會男子百米紀錄;男子200米決賽中的8名選手,有6名跑進21秒;男子4×200米接力出現了預賽創(chuàng)亞洲紀錄、決賽5隊同超亞洲紀錄的盛況。這都表明,中國田徑的短跑實力在不斷增強。

  “今天這場決賽的水平很高,很多隊都超了亞洲紀錄,這說明中國短跑處于上升期,很多年輕隊員有很好的前景。明年還有亞運會和田徑世錦賽,這次全運會是鍛煉年輕隊員的好平臺。”賽后蘇炳添說。

  記者 田涯

編輯: 史青青

相關熱詞: 亞洲紀錄 中國速度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