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記者從陜西省秦嶺南麓地區(qū)人民檢察院獲悉:由該院提起公訴、我省首起跨行政區(qū)劃辦理的盜掘古墓葬重大刑事案件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經安康鐵路運輸法院前期開庭審理,2月21日在榆林公開宣判。法庭依法判處被告人吳某某等8人11年至1年不等有期徒刑,并處3萬元至5000元不等罰金,責令其承擔9300元至1000元不等民事修復賠償費用,盜掘古墓所得青銅器、銅器、陶器等依法予以沒收。宣判后,被告人當庭均表示服判不上訴。
這起案件辦理過程中,陜西省秦嶺南麓地區(qū)人民檢察院在依法提起公訴的同時,還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全面追究被告人的刑事、民事責任,促使被告人退繳文物、修復環(huán)境、賠償損失,切實保護國家文化遺產安全。
庭審結束后,陜西省秦嶺南麓地區(qū)人民檢察院、安康鐵路運輸法院、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工作人員現場向群眾發(fā)放文物保護宣傳資料,宣傳文物保護相關法律規(guī)定,受到群眾的歡迎。
為進一步形成打擊文物犯罪合力,2月22日,延安鐵路公安處、陜西省秦嶺南麓地區(qū)人民檢察院、安康鐵路運輸法院召開“三長”聯席會議,聽取了公安機關近期打擊盜掘古墓葬等犯罪的情況通報,對案件事實定性、證據規(guī)格、證明標準等法律適用問題進行了會商研究,就下一步提前介入案件、強化法律監(jiān)督、依法打擊文物犯罪、加強黃河流域文物保護工作等相互交換意見,并初步達成共識。(記者 張英)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