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洞全線貫通。
2月22日11時17分,陜西安康市寧陜縣四畝地鎮(zhèn)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洞4號支洞內傳來好消息。隨著TBM(隧道硬巖掘進機)刀盤破巖而出,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洞實現(xiàn)全線貫通,這標志著引漢濟渭工程關鍵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勝利,年內可先期向西安供水,漢水穿越秦嶺潤澤秦川大地的美好愿景指日可待。
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洞全線貫通。
陜西版“南水北調”2030年將實現(xiàn)配水15億立方米
長期以來,缺水問題制約著關中、陜北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因此,陜西啟動了省內南水北調工程——引漢濟渭工程,統(tǒng)籌陜西三大區(qū)域,聯(lián)通長江與黃河兩大水系,橫穿秦嶺屏障,將漢江水引入關中平原,破解陜西水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
該工程是《渭河流域重點治理規(guī)劃》中的水資源配置骨干項目、《關中——天水經濟區(qū)規(guī)劃》中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也是國家“十三五”加快推進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建成后多年平均調水規(guī)??蛇_15億立方米,惠及1411萬人,支撐全省1.1萬億元的國內生產總值。
引漢濟渭工程分為調水工程和輸配水工程兩大部分,通過“一次立項、分期配水”的建設方案,將逐步實現(xiàn)2025年配水10億立方米、2030年配水15億立方米目標,以此解決關中、陜北缺水問題。
待全部完工后,引漢濟渭工程會將陜南豐富的水資源調到關中地區(qū),輸送至渭河兩岸的西安、咸陽、渭南、楊凌4個重點城市,西咸新區(qū)5座新城,周至、鄠邑、長安等11個中小城市及渭北工業(yè)園區(qū)等共計21個受水對象,可支撐全省1.1萬億元國內生產總值,受益人口達1411萬。
引漢濟渭秦嶺輸水隧洞全線貫通。
首次嘗試從底部橫穿秦嶺施工難度世界罕見
秦嶺輸水隧洞是引漢濟渭工程的關鍵控制性工程,也是人類從底部橫穿秦嶺的首次嘗試。隧洞全長98.3千米,最大埋深2012米,設計流量70立方米每秒,縱坡1/2500,穿越地區(qū)地質條件極其復雜,眾多院士、專家評價為“綜合施工難度世界罕見”。
據(jù)統(tǒng)計,秦嶺輸水隧洞累計發(fā)生巖爆4000余次,其中中等等級以上3000余次,最大震級1.6級。針對超長施工通風難題,引漢濟渭工程創(chuàng)立了完整的超長隧洞TBM法和鉆爆法新的施工通風成套技術體系,創(chuàng)造了鉆爆法無軌運輸施工通風距離7.2千米、TBM法獨頭掘進施工通風距離16.5千米的世界紀錄。
受地質地形等條件限制,秦嶺輸水隧洞采取鉆爆法和TBM聯(lián)合施工,其中鉆爆法施工63.3千米,TBM施工35千米。尤其是TBM施工段,先后遭遇強巖爆、超強巖爆、斷層塌方、突涌水、高溫高濕、有害氣體等地質災害。(記者 凌旎 馬晴茹 杜鵬 宋洋)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