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今天體溫是多少?近期有到訪的家人路過重點地區(qū)么……戴完的口罩要放到指定回收處,待在家不要出門,有什么需要就給社區(qū)打電話……”2月4日7點30分,西咸新區(qū)涇河新城涇干街道鑫園社區(qū)網格員、社區(qū)支部書記宋輝早早坐在辦公室里,開始對社區(qū)居民挨戶“電話回訪”。自疫情發(fā)生以來,這一幕每天都在發(fā)生著。
24小時守格盡責
作為涇河新城網格員隊伍的一員,宋輝對網格員隊伍在這次疫情防控斗爭中發(fā)揮的作用感觸頗深。1月29日(大年初五)下午,正準備吃飯的宋輝接到消息,大數據反饋網格中有從武漢回來的返鄉(xiāng)人員,他立即帶領網格員、公安干警、醫(yī)務人員趕赴目標人員家中。摸準情況后入戶登記信息:詢問該群眾有無發(fā)熱咳嗽等癥狀、返鄉(xiāng)路線及最近密切接觸人員情況。檢測體溫正常,所有人松了口氣。“一定要每天三次報告體溫監(jiān)測數據。你們居家隔離期間生活上有什么困難盡管給我說。缺生活用品或者要買菜什么的及時與物業(yè)和社區(qū)聯系,我們會第一時間幫你辦好。”臨行前宋輝還要再三給對方叮囑,確保群眾安心居家隔離觀察。等一切安排完畢,已至深夜。“現在是特殊時期我們網格員要做到24小時手機暢通,隨時待命,守格盡責。我把自己的網格守護好了,就是給新城、給國家做貢獻了!”對自己的工作宋輝感到由衷的自豪。
宣傳格格很動聽疫情發(fā)生后,大多數人居家留守,而網格員卻是依然每天至少要走1萬多步的群體。“堅守我的崗位,將疫情防控宣傳做好、做實、做穩(wěn),這是我工作的重中之重。”網格員馬嬌每天堅持在社區(qū)為居民發(fā)放“防疫承諾書”,講述防范疫情措施,“你們家有沒有從外省來的親戚朋友?如果有的話,希望您及時向我們提供信息”“最近天氣好,但還是要堅持待在家里少出門……”就這樣,馬嬌每天堅持在自己守護的網格中忙碌著,久而久之社區(qū)居民們也給她起了個好聽的昵稱“宣傳格格”。
86個網格86條防線
宋輝和馬嬌為之驕傲的這支網格員隊伍,如今每天都奔波在涇河新城涇干街道的角角落落,在新城人口最密集的地區(qū)做著最精細的工作。
據悉,目前涇河新城正在涇干街道積極開展綜合網格管理試點工作。該試點于2019年完成了平臺硬件建設工作,為轄區(qū)內86個網格聘任了網格員。截止目前,共開展各類培訓5次,進行網格內人員信息普查15000戶,涉及45000人。經過一線工作的鍛煉,這些網格員隊伍如今已經成為涇干街道各項工作開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自防疫工作開展以來,街道網格管理中心認真謀劃、制定方案,充分利用網格化管理信息搜集的便利,充分調動86名網格員的積極性,協(xié)助各村(社區(qū))進行前期摸底排查工作,經網格員的努力,全街辦順利實現了對28個村和社區(qū)的排查工作,為進一步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數據保證。
他們用精耕細作確保著每一個數據的準確,確保著每一次宣傳都及時,確保每一個角落都不被拉下。這就是涇河新城探索建立的網格員隊伍和網格化管理模式,用行動織就一張嚴密的網,防住疫情、守住健康,助力新城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阻擊戰(zhàn)。(張楚翌 通訊員 陳沖)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