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无码视频免费看_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看国语版_A人片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聚焦13條新規(guī) 中央網信辦再為“自媒體”劃紅線

2023-07-12 10:02:33  來源:央視網  


[摘要]近年來,“自媒體”的出現豐富了網民業(yè)余生活,也為從業(yè)者提供了展現自我的廣闊平臺。...

  央視網消息:近年來,“自媒體”的出現豐富了網民業(yè)余生活,也為從業(yè)者提供了展現自我的廣闊平臺。但隨之而來的“自媒體”亂象也與日俱增。昨天(7月10日),中央網信辦發(fā)布通知,對各地網信主管部門提出嚴防假冒仿冒行為、強化資質認證展示 等13項加強“自媒體”管理的工作要求。這13條新規(guī)有何亮點?明確了哪些主體責任?能否起到打蛇打七寸的效果?今天的《特別關注》我們就一起來聚焦中央網信辦13條新規(guī)再為“自媒體”劃紅線。先來了解一下新規(guī)的具體內容。

  這13項工作要求包括:嚴防假冒仿冒行為;強化資質認證展示;規(guī)范信息來源標注;加強信息真實性管理;加注虛構內容或爭議信息標簽;完善謠言標簽功能;規(guī)范賬號運營行為;明確營利權限開通條件;限制違規(guī)行為獲利;完善粉絲數量管理措施;加大對“自媒體”所屬MCN機構管理力度;嚴格違規(guī)行為處置;強化典型案例處置曝光。

  中央網信辦要求各地網信部門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責任,強化業(yè)務指導和日常監(jiān)管,開展對資訊、社交、直播、短視頻、知識問答、論壇社區(qū)等類型網站平臺的督導檢查,督促網站平臺嚴格對照工作要求抓好貫徹落實,切實加強“自媒體”管理。

  新規(guī)中有何亮點?明確了哪些主體責任?

  那么,此次中央網信辦為“自媒體”劃定的13條紅線中有哪些亮點?這13條都明確了哪些主體責任?來聽聽專家的解讀。

  中國科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 左曉棟:一是將傳統(tǒng)規(guī)定適用于“自媒體”領域,防止留有監(jiān)管空白。例如,一些自媒體賬號中帶有黨政軍機關、新聞媒體、行政區(qū)劃名稱或者標識,用來實施假冒仿冒。以前類似情況出現在互聯網網站名稱中,要通過域名注冊等環(huán)節(jié)進行管理。對“自媒體”這種業(yè)態(tài),就需要網站平臺強化注冊等環(huán)節(jié)的賬號信息審核。傳統(tǒng)上開辦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等方面的網站,都需要資質,并明確展示。“自媒體”不是網站,那這種服務要不要資質呢?這次文件也明確,要在賬號主頁展示其服務資質等認證材料名稱。

  二是對“自媒體”亂象有極強的針對性。例如,一些“自媒體”為了證明“有圖有真相”,使用假的照片、視頻,這次文件要求使用自行拍攝的圖片、視頻的,需逐一標注拍攝時間、地點等相關信息。有的“自媒體”故意炒作舊聞舊事,對時間地點張冠李戴,這次文件要求必須明確說明當時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還有的“自媒體”在末尾以防止失聯、提前關注、故留懸念等方式,誘導用戶關注其他賬號,試圖構建“自媒體”賬號矩陣,以此形成集群效應,這次文件也嚴格禁止。

  三是嚴厲打擊“自媒體”賬號違規(guī)運營行為。“自媒體”亂象的根源是利用違法違規(guī)手段吸引流量、非法牟利,所以需要運用經濟手段,阻斷其非法牟利途徑。在內容上,要求“自媒體”不得集納負面信息、翻炒舊聞舊事、蹭炒社會熱點事件、消費災難事故;在宣傳手段上,要求網站嚴格執(zhí)行“一人一號、一企兩號”賬號注冊規(guī)定;在營利途徑上,文件對廣告分成、內容分成、電商帶貨、直播打賞等營利權限提出了明確開通條件,而且如果想通過收購已有賬號繞過監(jiān)管,三個月內不得賦予其營利權限;在處罰措施上,規(guī)定“自媒體”被禁言期間必須同步暫停營利權限,因違規(guī)行為增加的粉絲數量應當清除。

  公安機關查處多起博流量發(fā)布網絡謠言案件

  一些“自媒體”為了博取關注、騙取流量,肆意編造謠言發(fā)布虛假信息,影響惡劣。7月4日,公安部公布了公安機關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典型案例,其中,云南、河南公安機關依法查處趙某某、曹某某編造“女網紅赴緬北示愛,遭威脅無法回國”網絡謠言案,以及江蘇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吳某某編造“小學生被老師打死”網絡謠言案,就屬于這一類。

  2023年5月,吉林趙某某(粉絲7.2萬)、河南曹某某(粉絲95.2萬)為博取流量關注,在云南瑞麗通過短視頻平臺直播時編造發(fā)布“河南女網紅赴緬北示愛被滯留”“人在緬甸回不去國內”等謠言信息。該謠言信息被大量轉發(fā),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經云南、河南公安機關依法調查,趙某某、曹某某對違法行為供認不諱。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分別對趙某某、曹某某處以行政拘留的處罰,對其造謠網絡賬號均采取關停措施。

  2023年6月,江蘇吳某某為博取關注,在網絡平臺編造發(fā)布“某小學四年級學生不幸離世,被老師打死”的謠言信息,引發(fā)大范圍傳播擴散,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經江蘇鹽城公安機關依法調查,吳某某對違法行為供認不諱。目前,公安機關已依法對吳某某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對其造謠網絡賬號采取關停措施。

  新規(guī)中為何多次提及“真實性”?

  事實上,一段時間以來,公安機關一直在加大對“自媒體”編造網絡謠言的亂象進行打擊,而在此次新規(guī)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規(guī)定中多次出現“真實性”這個關鍵詞,這是為何?再來聽聽專家的解讀。

  中國科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 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 左曉棟:真實性是對新聞傳播的基本要求,是社會穩(wěn)定運行的基本條件。但造謠傳謠恰恰是不法“自媒體”的生存哲學,所以要對“真實性”作出明確要求,“自媒體”要對其發(fā)布轉載的信息真實性負責。尤其是涉及國內外時事、公共政策、社會事件等相關信息,應當準確標注信息來源。但這并不是說,互聯網上就不能講故事了,就不能寫小說了。“自媒體”如果發(fā)布含有虛構情節(jié)、劇情演繹的內容,要以顯著方式標記虛構或演繹標簽?,F在深度合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廣泛,這也不拒絕,但需要明確標注是技術生成。

  新規(guī)從多方面明確網站平臺責任

  我們再回到中央網信辦發(fā)布的這13條新規(guī)中,來看看對網站平臺的責任和義務是如何規(guī)定的。規(guī)定中提到,對未認證資質或資質認證已過期的“自媒體”,網站平臺應當暫停提供相應領域信息發(fā)布服務。“自媒體”發(fā)布信息時,網站平臺應當在信息發(fā)布頁面展示“自媒體”賬號名稱,不得以匿名用戶等代替。“自媒體”發(fā)布含有虛構情節(jié)、劇情演繹的內容,網站平臺應當要求其以顯著方式標記虛構或演繹標簽。涉公共政策、社會民生、重大突發(fā)事件等領域謠言,網站平臺應當及時標記謠言標簽。

  此外,規(guī)定中有7條專門提到了網站平臺的主體責任,比如網站平臺應當加強“自媒體”賬號信息核驗,防止被依法依約關閉的賬號重新注冊。應當明確營利權限開通條件,限制違規(guī)行為獲利。“自媒體”因違規(guī)行為增加的粉絲數量,網站平臺應當及時核實并予以清除。并且要求網站平臺應當健全MCN機構管理制度,對MCN機構及其簽約賬號實行集中統(tǒng)一管理等等。

  多部門對“自媒體”亂象保持高壓打擊態(tài)勢

  中央網信辦等部門一直對“自媒體”亂象保持高壓態(tài)勢,今年3月10日以來,中央網信辦開展了“清朗·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專項行動。截至5月22日,重點平臺累計清理違規(guī)信息141.09萬余條,處置違規(guī)賬號92.76萬余個,其中永久關閉賬號6.66萬余個。這一組數據足見違規(guī)“自媒體”之多,也足見打擊違規(guī)“自媒體”決心之大。

編輯: 張潔

相關熱詞: 自媒體 中央網信辦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