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民心,傳民意。
政協委員反映社情民意的途徑之一,就是通過調研報告、政協提案等形式,向黨和國家機關提出意見和建議。2020年,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承辦政協委員提案1103件,其中291件與疫情防控相關。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辦公廳副主任劉利群介紹,很多提案源自委員在抗疫過程中的實踐和調研,衛(wèi)健委及時溝通總結,急事急辦體現在防控方案中。
2020年,工業(yè)信息化部承辦政協委員提案595件,其中疫情相關提案116件。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副主任任利華介紹,涉及到制造業(yè)高質量發(fā)展、中小企業(yè)發(fā)展、數字經濟和醫(yī)療物資保障等方面內容的提案超過50%,提案為我國疫情后經濟發(fā)展積極建言獻策。
可見,一個好的政協提案如果能獲得相關部門的重視和推動落地,于國于民都是大好事。
那么,一份政協好提案究竟該怎么寫?
2月23日,在全國政協專門委員會第二次媒體見面會上,全國政協常委、提案委員會委員賈楠,全國政協委員、提案委員會委員李健給出寫作“秘笈”。
好提案必備特質,看這里!
“我作為提案委員會委員,每年要看大量的提案,發(fā)現有的提案選題非常好,但是所提的建議沒有操作性,像這類提案只能列為學術研究。”李健說,好提案的意見建議要切口小、道理硬、靶向準,明確具體。既考慮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又要考慮實施的條件和時機。
換句話說,提案提出來的目標是能夠“落地”,如果提案本身不接地氣,那很難有可行性。
“要有針對性、可行性。”賈楠總結,政協委員更有針對性的和可行性的提案和建議,會使提案的建議能夠更好的轉化為政府部門的政策措施,提高提案的辦理實效,進而實現政協提案的目的。
“一個委員提了5份提案,由于寫作的原因只立案了1份,4份沒有立案,我發(fā)現選題都好,就是寫得不好,我就給他提出了建議,所以在第二年他又提出了5份提案,這5份提案全部都立案了,所以提案不光要選題好還要寫得好。”李健說。
寫提案有了經驗“寶書”
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主任李智勇介紹,著眼做好新時代提案工作,在學習梳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以及十三屆全國政協對提案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系統總結提案工作發(fā)展歷程、廣泛征集地方政協經驗做法的基礎上,深入研究提出新時代提案工作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具體思路和工作舉措,提案委員會編輯出版《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提案工作》、《人民政協提案工作70年》、《100件有影響力重要提案的故事》。三本書從理論闡釋、實踐總結到具體案例,為推動新時代提案工作高質量發(fā)展提供了具體指導。
此外,提案委員會做實委員履職服務,三次會議前通過委員移動履職平臺APP分五批推送提案參考選題1056個,創(chuàng)建委員移動履職APP提案工作模塊,推進提案智能系統建設,為委員查詢信息、提交提案、了解辦理情況提供便捷服務,三次會議通過網上提交的提案數量增多,占提案總數的比例高達92.68%。
“文來文去”中,再多些走訪
有的時候一份文字提案還不足夠形成委員和部門間暢達的溝通。
“走訪部門是協商的有效方式。”賈楠說,提案委員會一直在探索,通過走訪部門增強政協委員與政府部門面對面的交流溝通。
在“提案、辦復”的“文來文去”中,走訪中的當面對話、深入討論不僅加強了雙方對提案所提建議的共識,也讓委員對部門的工作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包括部門最新的工作進展和下一步的工作計劃,以及遇到的難點問題,能夠更加有的放矢地提出建議。
對于這一點,工信部辦公廳副主任任利華也深有感觸,他表示,深入溝通是提升辦理成效的重要途徑,工信部辦理時也深入開展走訪調研,邀請專家學者、企業(yè)代表來與委員面對面溝通。2020年累計與委員當面溝通36人次,遠程溝通379人次。
黨派集體提案采納率更高
賈楠注意到,黨派的集體提案工作,是各民主黨派的一項重點工作。每年他們都要對征集的幾百個提案進行嚴格的篩選,經過提案的研討會、評審會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提交給全國政協。
“經過嚴格審核批準后的黨派集體提案,既合理的控制了提案數量,也確保了黨派集體提案的質量。”賈楠說,“我注意到黨派集體提案所提的建議,被采納或者是擬采納的采納率,高于全部提案的采納率。”
民主黨派聚集了大量專家和學者,他們能夠從本職工作和本專業(yè)提出更加有實效的建議和意見。賈楠認為,黨派的集體提案,對黨和政府的一些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會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
(科技日報記者張佳星)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