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許多老年人感覺出行難、辦事難,呼吁窗口單位為老年人開通綠色通道。西安城西客運站看到華商報的報道之后,高度重視,率先為老年人以及無法掃健康碼的乘客開通了一個“專用通道”,無法掃健康碼的老人可以從該通道便捷通行。
多位老人反映疫情后出行難
連日來,華商報關注數(shù)字時代下老年人的艱難生活,近百位老人打來熱線電話,反映平時出行難。
65歲的吳先生向華商報反映,疫情之后,自己從鄠邑老家往返一趟西安太難了。不管是到汽車站,還是坐公交車,都需要掃碼,他的手機是老人機,只能打電話,不能掃碼,就沒法乘車。幾次因為不能掃碼坐車遭拒,吳先生再也不想去車站了,他無奈選擇騎自行車從西安回鄠邑老家,這樣的經歷讓人心疼。
無獨有偶,華老先生反映說,自己是漢中人,在西安高科麓灣小區(qū)居住,前段時間自己從西安回老家,一路遇到太多的困難,就是因為自己沒有智能手機,不能掃碼,出發(fā)的時候,公交和客運站都把他問了很久,到了洋縣之后,洋縣站還不讓他出站,費了很大的勁才回到家。“我希望能代表所有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呼吁一下,社會能關心老年人,對老年人多一點照顧。”
城西客運站特意為老人開設專用通道
近期華商報持續(xù)報道,也引發(fā)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城西客運站,作為西安一個客運大站,對此高度重視。
“從城西客運站出行的旅客中,老年人有很大的占比,關愛老年人,應該從我們做起。”城西客運站副站長楊斌說,看到華商報的報道,城西客運站站長郭建濤高度重視,特意安排相關負責人,在車站進站口設立針對老年人及無法掃健康碼的乘客通行的專用通道,在保障安檢的前提下,一定要盡可能讓老年人輕松、便捷出行。
21日,華商報記者在城西客運站看到,這個專用通道就設在客運站的進站口,有一個醒目的指示牌,上面寫著“無健康碼由此進入”,底下注釋“老年機、手機沒電、無手機、不會操作等問題”,華商報記者在現(xiàn)場觀察了半小時,有十幾位老人從此進入客運站。
楊斌介紹說:“一般情況下,來客運站坐車的乘客都必須掃碼、測溫進站,如果是網上購票的,現(xiàn)在刷身份證就能進去上車。但現(xiàn)在的確有好多老年人,沒有智能手機,或者不會操作,就可以從這個通道,拿著身份證,經過工作人員登記信息之后進站。現(xiàn)在還保留有人工售票窗口,老年人可以在人工售票窗口買票上車。”
看到城西客運站的專用通道 心里暖暖的
64歲的軒女士21日從西安市回興平老家,出發(fā)前她心里很忐忑,“我沒有智能手機,也沒有微信,不會掃碼,不知道能不能順利坐車。”
21日下午,當她來到城西客運站時,看到進站口有一個專用通道,上面寫著可以解決“老年機、手機沒電、無手機、不會操作等問題”,她的心中豁然開朗。軒女士從這個專用通道進入車站,登記了身份證信息,因為她不會手機操作買票,車站的愛心志愿者“小酒窩”還幫她把行李拿進站,并在人工窗口幫她買了車票。“這服務太貼心了,我們老年人覺得,心里暖暖的。”
當日,華商報記者還在專用通道遇到了準備去寶雞眉縣的張老先生夫婦,兩人都60多歲了,準備去寶雞走親戚。“我們都沒有智能手機,自從疫情之后出門,經常上不了公交車,上不了地鐵,今天也擔心,上不了大巴車,到這之后發(fā)現(xiàn),我們的擔心多余了。”兩人拿著身份證登記信息之后,順利進站了。
城西客運站副站長楊斌說,隨著數(shù)字化時代的到來,現(xiàn)在客運站也基本實現(xiàn)無紙化辦公,乘客進站、買票大部分都是通過智能手機進行的,給年輕人帶來了便捷的同時,給老年人確實帶來了不便,客運站一直設有身份證實名登記的窗口,他們發(fā)現(xiàn),前來登記的絕大部分都是老人,因此設立這個老年人專用通道,也很符合當下的服務方向,“我們會把這項服務堅持下去,讓老年人乘客感受到社會的溫暖,社會并沒有遺忘他們。”
如果你有老年版“說明書” 請聯(lián)系我們
此外,我們繼續(xù)征集寫給老人的智能手機說明書。正如網友們所說,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們教我們學說話,學走路,一遍一遍,不厭其煩;如今,他們老了,想學會使用智能手機,能跟上時代,融入社會,我們有什么理由不耐心一點呢?
如果你是一位老人,孩子為你制作了智能手機的使用方法,歡迎聯(lián)系我們。
如果你是一位子女,你給老人制作過智能產品的使用說明書,也歡迎聯(lián)系我們。
如果你有讓老人輕松、快速學會智能手機操作的好點子,也請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電話:029-88880000
華商報記者 毛蜜娜 攝影 趙彬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